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古就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从其中就可知饮食在人们的物质生活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而说到这个饮食,它在人们的物质生活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它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而生命体正是这一需求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展开人的全部的活动。它是人类活动得以开展进行的基础。
人们常说,“仓廪足而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饮食逐渐成为精神文明赖以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这也是构成中国独特饮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
在上下几千年历史的发展中,饮食对于人们来说,从原始社会时期的为填饱肚子而茹毛饮血,到追求味觉、视觉享受、满足祭祀和食礼发展的生活方式演变,对饮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追求风味的推动力的作用下,饮食制作在各方面不断探索、沉淀、继承和发展。
从食材选择而言,中国传统饮食把五谷奉为主食,五畜、五果、五蔬奉为副食;从烹饪方法角度而言,煮炒炖炸、涮蒸卤熏,方式多种多样。
更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受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不同菜系如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菜系同各个地方的环境和气候影响下的风俗与民情有极大的关系,自成一派且相对稳定。
这些文化的积淀和菜系结构,一直延续至今,并在现代化互通有无的大环境下,各个地区间菜系相互呈现交融态势,然后推陈出新,形成了花样百出的菜肴珍品、风味独到的烹饪技术,同时也形成了以下的中华民族独特的饮食文化传统和深刻的饮食文化内涵。
"礼"之道
《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仪产生于饮食,食之礼是一切礼仪的基础,用以辨异,分别贵贱的等级。
自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便开始分外注重饮食礼仪,据史书记载,“日常进食应体现出孝亲敬师”,孔子在《论语·乡党》中指出应“食不言寝不语”,饮食同时讲究秩序和规范,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等,在进食时,对于如何使用餐具,如何吃饭食肉,例如宴席之礼,赴宴时入座要求"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宴席开始时要求"食至起,上客起",宴席将近结束,主人未饱,"客不虚口",这些古代文明的细枝末节,都体现着“礼”。但这里“礼”,并不是简单的一种礼仪,而是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
这种“礼”的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如今在餐桌上,我们仍重视礼节、礼貌的传统餐饮礼仪,在传统饮食文化中来体味传统的烙印。
而随着交际圈子不断扩大,人们都会参与各种各样的聚会,了解和继承传统的用餐习俗,学会重视餐桌礼仪,不仅可以更加自然、娴熟地与人交往,还能提升气质,体现教养,展示我们的华夏气派与风度。
"孝"之道
《论 语•为政 》记载:"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别乎 ?",自中国几千年开始,赡养敬爱父母,这些儒家的孝文化就深刻融入饮食中。
在蒙古族里,牧民们离不开奶茶和喝奶豆腐,每一个家庭里都会把做好的奶豆腐先递到长辈面前,给长辈吃,因为那是好的美食,要先给家里地位高的人享受,这是家里子女对长辈的孝。
顺德是广东有名的美食城,有"食在顺德 ,厨出凤城"的说法,当地每逢大型节庆日都会举行村宴,村宴的主角就是当地的老人们。
在宴席上,老人们都坐在上席,晚辈们要挨个给长辈敬茶敬酒,除此之外,晚辈们还要赠与长辈红包和祝福。而为了敬老,宴席上会特意准备易嚼巧消化的蒸猪和粉葛蒸肉等菜肴,在这些独特的菜肴中体现着孝的深刻内涵。这个持续几天的庆祝宴席,是在反复提醒着年轻人尊老敬老。
在太行山脚下,为了玉米丰收,一家团聚四代同堂,即使是平常的饭菜,也要讲究落座的顺序和朝向,正对院口的位置要留给90岁的祖爷爷,这是长幼尊卑的秩序,是这个家庭对老人的孝义。
此外,中国还是以宗族为本位的伦理社会,祖先就是人们的信仰。每逢祭祖时,村民们总会在在祖先的牌位前摆上水果、糕点等贡品进行祭拜,虔诚的烧香、跪拜、祈祷,而伴随祭祖的是一场盛大的宴席,族人汇聚一堂,吃着盆菜,诉说着各自的故事。
当今,随着日益变迁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带给了人们新的技术和更高的生活水平,但是,传统的饮食思想却依旧留在人们的祖祠记忆里,表现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对家庭的在乎、对孝的注重无一不是对传统饮食文化的继承。这些包含孝道的饮食思想,经过漫长的历史、四季的轮回,在家族里代代传颂。
"和"之道
"和”是中国古代直至今日中国文化中重要的审美标准之一,它所追求的天人合一、人人合同的哲学思想最初也是来源于中国饮食。俗话说,"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中国的饮食缺少不了我们生长的土地赋予我们的天然食材,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人们总能在与自然的接触中找到,并且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延续自然的馈赠。
如云南香格里拉的松茸,只有在每年夏季才有,过了这个季节,便会消失。浙江天目山的雷笋,即春雷过后的第一拨算,是当地人的最爱。雷笋脆嫩爽口,无论是炒、焖、炖都是美味。但是一个月后,雷势的季节就结束了,所以人们抓紧时机,在自然馈赠的有限时间里,获取美味的食物。
吉林查干湖的渔民,世代都遵循着一个规定,冬捕的渔网都是六寸的网,稀疏的网眼只能网到五年上的大鱼,还未成年的小鱼被人为的漏掉。"猎杀不绝"是当地渔民也曰相传的严格规定。
正是这些传承下来的规矩,才有效的保护了大自然的平衡,保护了人们赖以生存的食材,协调人与天地自然关系,升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之道。
中国的制作饮食方式被称为烹调,“烹”强调的是将食物做熟;而“调”则是为了达到"和",酸、甜、苦、辣、咸经过“调”达到相互渗透的美味境界,所以人们通常以"色香味俱全" 来判断一个菜品是否合格,是否能引起人的食欲 ,而色 、 香、 味以及营养互补就是靠各种食材搭配和厨师工艺来调和实现的。
在锡林郭勒草原,有一种神奇的菌类——口蘑。晒干后的口蘑含有丰富的鸟巧酸盐,它是鲜味的来源。产自江南地区的冬笑,晒干后再泡片,与切片的口磨入油锅煸炒,丰润滑嫩的口蘑与爽脆的笋干组成了"烩南北",这道历经三百多年的中国传统佳肴,是先辈们的食材搭配杰作,如今仍是人们餐桌中的佳品。
大凉山的花椒与大粪山的辣椒,再加上牛油 、豆鼓、豆瓣等多种调料同炒, 麻、辣 、鲜、香俱全 ,就成了著名的重庆 火锅底料。牛肉配上萝卜加豆瓣酱、花椒、辣椒、井盐等调料同煮 ,就是自贡盐工传统的下饭菜。青红辣椒、土豆块、鸡块、面条以及各种调料同煮,成就了特色美味新疆大盘鸡。从古自今,中国很多菜都讲究食材的调和,由最初的美味到现在的健康膳食,已经形成了一口艺术,五味调和,滋养着中国人的胃与中国人的心。
饮食文化除了与天道季节自然相符合,还在协调人道,在整合社会人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人的饮食行为在满足生理需要的基础上,还特别重视个体心理与饮食者之间的融洽,即要通过饮食活动达到“人和”的目的。
在中国,但凡各种节日,无论是结婚、生子、庆寿、洗尘,还是治丧、送别,都要大宴亲朋好友。在这些时候,饮食活动在无形中变承担起了敦睦个人感情、整合人际关系、凝聚社会群体的作用。这种通过感官契合而上升到精神与物质相统一的“和”则是“和”的更高层次的境界。
中国饮食文化的美味,色、香、味、形、器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享受。但是,中国饮食文化能流传上千年,不仅仅是因为其美味,更是取决于以上的内在的深刻传统文化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饮食与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与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它不仅是一道菜肴,更成为一种文化艺术,具有着深刻的内涵。它构建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骨干,从礼仪到孝道再到和谐,不断扩大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的外延,使中国的饮食文化因其自身的独特魅力而在世界饮食史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