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艺百网

华盛顿州时间:

2024元旦看点——当代艺术名家齐鸣作品赏析

作者:华盛顿艺术总编室发布时间:2023-12-24 23:30





【艺术简历】

齐鸣,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1989年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市优秀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工笔画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常务理事、蒋兆和艺术研究会理事。

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其中《母亲》、《青纱帐》、《流年》获得铜奖,《牧牛图》鼓励奖。《人长寿》、《助梦》(合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御门听政》被北京市文史研究馆收藏。

主要著作有:《素描风景》(合作)、《现代工笔画名家特殊表现》、《齐鸣素描》、《现代工笔人物画技法》、《齐鸣/中国当代名家绘画经典系列》、《齐鸣中国画专辑》、《走进名家工作室年迹.甲午年.齐鸣》、《造型语言基础》、《御门听政》、《中国历代画家绘画题跋选粹.齐白石》等。

《流年》165×178cm 绢本 1993年


追忆流年


1987年的暑期,是我读研的时候,到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东部的吕王乡采风。那里是山区,从山里流淌出一条蜿蜒曲折的溪水,沿水两边有住着平房的人家,时常有妇女溪边刷洗衣服,也常有男孩子们结伴全裸着在里面戏水打闹,问他们可以拍照吗?这些孩子笑嘻嘻爬上来,站到一起,没有丝毫忸怩,水浅的地方还有人翻石头抓鱼,觉得这地方生活琐事都是朴素而有趣的,在那的几天住在乡招待所,是一铺东西向的大炕,我每天晚上都和当地人一起吃西瓜、喝酒、闲聊,心情舒畅,乐不思蜀。现在的采风在那个年代被称为体验生活,下到村里时,已经不用徒步走,乡里的中吉普把我们送到村口,由一位乡干部陪同进村。我在辽宁时期的现实题材,1987年以后的创作大多都是出自这里。如《老姐妹》、《晚秋》、《天乐》等,老人形象里流露出的那种光阴过往皆为流云,静享安好融入自然的神态和肢体长期劳作的留痕,以及孩子身上纯真、懵懂、好奇的天性,是很令我着迷的。

《老姐妹》178×128cm 1987年

《流年》是在几年以后完成的。画面上的两个人物都是营口吕王乡山里的乡民,她们是那几天里分别出现的,画面中的老妪形象在《老姐妹》的创作里出现过,小丫头是啃着青苹果自己跑到我眼前的,一见到是陌生人,就急忙跑进屋去了。一老一小的形象对比曾经引发过我的兴趣,却想不出来该怎么把她们组织到一起,一撂下几年就过去了。艺术创作往往是这样,有时有感而发,就能一蹴而就;有时会在心里慢慢发酵,到时机成熟时,便萌出芽来,《流年》是后者。

《牧羊图》33.3×114.7cm 1985年

心仪于生命与自然的主题,连我自己也不清楚起于何时,更早些时候的作品里就有这种倾向,《牧马图》、《牧羊图》等,只是无力言说,也不知从何说起。五年后偶然一次酒后联想到吕王乡那次酒后伴着蛙声走在溪水边,映在流淌的水面上的月亮在激流处被水浪切割成不规则的一盘碎银,在缓流处又恢复原貌。张若虚那首千古绝唱在脑海中浮现,“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顺着诗意,思绪发散开来。吕王乡山里的溪水很清澈,水里有草鱼和青色的小龙虾,当地人读音称蝲蛄(lǎ gǔ),经常躲在水下的石缝里。水面有香游(水黾)在自由自在地划水,时而相聚一起,时而又游开了,据说香游寿命短暂,早晨还在畅游,夜里就要离世,怎能不令人感叹?溪边野树花草间,螳螂、纺织娘吸食着清露,红蜻蜓在空中飞舞。


《御门听政》830×260cm 纸本 2016年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从水里露出的大石头,石面上生长出一组一组白色的小花,水灵灵的可人,是草本,二回三出复叶的,令人好奇的是她并不健硕的躯体竟然能生长在坚硬缺水的石头上,使人不禁感慨自然之神奇和万物生命力之顽强!使造化中的各物种生命繁衍延续,生生不息。“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以物状物的描绘,完成的是植物标本,是为有用之用,这不是艺术表达的目的,而艺术灵魂正在无用之用。此时的我心已游走到另一个世界里了,“乘物以游心”不正是《庄子.人间世》人与自然、与不同物种之间的生命礼赞吗?在神游时——吕王乡那一老一小走过来了,她俩不正是两种生命状态,寓意早春和深秋的关联吗?一个是带着人生感慨,将要进入“冬眠”者;一个是带着满眼懵懂,刚刚进入“早春”者,所有生命在天地间都是平等自由的,宁谧温润,和谐共生。于是充满交响诗意的童话世界就谱写到《流年》里了。

《桑堪比迈-赶摆的日子》180×180cm 纸本 2012年

自以为积累了些阅历,试图探讨生命与自然的主题,但依旧觉得徒劳无力,要么开口即俗,要么只能闭嘴,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很难统一,是伴着人生的题目,适合去感悟,去询问,而不是定性的答案,或者“只可意会不可言说”就已经是答案了。世间万物都历经过漫长的生生灭灭,循环往复,《流年》里的每个物象,连同那些大大小小的石头,都自有形色,默默地陪伴着春江花月夜,静静地守望着人世间。“每一种情况,乃至每一顷刻,都有无限的价值,都是整个永恒世界的代表”。

《思想者》64.2×58cm 绢本 2022年

深秋与早春,既没有盛夏酷暑,也没有严冬的凛冽,深秋是经过酷暑的高温之后转入平冷的状态,而早春是经过凛冽的沉寂之后转入回暖的状态,孕育其中动态的“之间”是很耐人寻味的。然而,两者毕竟是处于不同的生命状态,有各自的味道。记得这幅画送去装裱时候,我和裱画师傅说,画面两人之间留一条缝隙,他不同意,说没有先例。为此还多说了不少话,既分又和的意思,不是谁都能领会的。轮回与重生都是同一链条的接续,在一幅画面里,在褪色的秋黄调子笼罩下,留一细条分出两种境况,蕴藉有和而不同的寓意。再早曾经看到西方文艺复兴早期祭坛画的两联、三联画有过这种处理,感到既肃穆又庄重,想试着吸收一点感觉。

《往事》123×90cm 绢本 2007年

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为赋新词强说愁”是“过来人”辛弃疾对年轻时的自己的概括,最后是归于平淡,“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语。阅历的调味剂增加了愁滋味内涵的浑厚,不过“尽愁滋味”到了“欲说还休”的地步,失去表达冲动的时候,也就和老死田间的牛马无异了,当然,辛稼轩把本不想说的还是说出来了,再早的老子也把不想说的说了,《道德经》即是。人是通过对世界的体察和表达中不断确认自己价值的,“哪个少男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是文化巨人歌德对最普遍青春之愁的深刻描述。《流年》的意境里含着淡淡的忧伤情调,画中小女孩正在啃食的青苹果,或许是第一次品尝到的酸味儿吧,也算是强说愁时期的标记。

《追影》64.5×58cm 绢本 2021年

实际上,艺术表达是不分年龄段的,艺术家的本领是敏锐、迅捷地捕捉和挖掘稍纵即逝的灵感或感悟。年轻时连灵魂都是扩张的、蓬勃的、元气淋漓的,激情和灵感相对多一些,不少人的代表作是在情感最充沛的年轻时期创生出来的。阅历浅未必是负面,我们不是常常看到孩子画出异想天开,妙趣横生的不世之作吗,现代派大师们不是也感慨道“要用儿童的眼睛观察世界”吗?通过作品向儿童画致敬的大师不是也有人在吗?绘画语言的境界以纯粹、干净、简洁、真诚为最难,这样,也常有因稚嫩、冲动、忘我的表现语言里超越出套路定式,陈词滥调的束缚,呈现出清新活水的品质。而过来人常感叹“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内心是惧怕激情随着年龄老去会变得枯槁。其实大可不必。

真正的艺术因其内涵智慧、发现、真诚、创造的价值流传于世,而不是观点成熟,符号鲜明,表现方法老练的老生常谈。生命的苦味是从生活阅历的磨难中咀嚼出来的,给人一种沉重、苍凉之感,生命的况味更多是对心灵境况的反思,一种真挚而富于想象的玩味,给人空灵、温润的感觉。对于表现者来说,不存在客观的优劣问题,就像一年四季中每个季节都有其它的季节不能替代的独特。语言总是要在内心有所感慨,在不得不表达的状态下形成,在表达得真切,能穿透人心的时候,语言的魅力出自作者创作的当下,能否表达艺术态度的真切。

还有一点特殊体会:酒后微醺的时候,思维也跟着活起来,兴奋状态的超常,较快进入不同心境,如烟往事从缥缈中随之变得具体了。如此,“李白斗酒诗百篇”不光是传说,或许真能灵感如泉涌呢。

                                                                                                                                                                                                                                 2023年9月29日晚酒后于家中

《岁月静好》122×97cm 绢本 2010年

《洛丽塔》40×44cm 绢本 2018年

《北方劳模》185×111cm 1999年


《守望者》178×89cm 绢本 2008年



《乡间画家赵望云》125×87cm 纸本 2009年



《基诺青年》144×81cm 2012年



《为鲁迅小说构思插图的蒋兆和先生》136×68cm 2015年



《基诺族铁匠》136×68cm 2012年



《云台山老汉》68×68cm 纸本 2009年


《彝族老妇》68×45cm 纸本 2017年



来源:网络  博古开今

责任编辑:Nina Ch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