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中国广西梧州消息】日前,来自马来西亚、韩国、美国、加拿大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25位海外华文媒体人,以及来自广西区内媒体的6位媒体人共31位媒体记者参加了由广西侨办和广西侨联联合主办,南宁市侨办、梧州市侨办和中新社广西分社、华声晨报社承办的2025年海外华文媒体广西行活动,并在主办方的精心安排下,全体嘉宾走进了梧州粤剧团。
拥有70多年历史的梧州粤剧团,打造出了多部极具代表作品包括《女驸马》、《孟丽君》、《九宝莲》、《雁翎缘》、《女巡按审婚》、《哑女告状》等,这些作品多次赴香港、澳门演出,深受观众喜爱。近年来,剧团不断创新,创作了《抉择》、《风雨骑楼》等反映时代主题的精品剧目,并在国内外演出中屡获大奖。
梧州粤剧团不仅在艺术上取得显著成就,还积极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起,粤剧脸谱入选市县非遗名录,通过校园传承与数字化工程延续活态保护。剧团现任总经理梁向光自15岁考入剧团以来,一直致力于剧目的生产和排练演出,推动了剧团的发展和创新。
梧州粤剧不仅是岭南文化的活化石,更通过创新与教育延续了“南国红豆”的生命力。梧州粤剧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梧州粤剧以粤方言为载体,融合了唱念做打、戏台服饰等元素,形成了通俗诙谐、曲调优美的南派表演风格。这种方言的使用使得粤剧在梧州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认同感。
二是梧州粤剧的脸谱艺术是其重要的艺术特征之一。脸谱在粤剧中被称为“勾脸”或“开脸”,主要通过夸张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和象征意义的图案来细腻地勾画人物的性格气质和脸部特征。脸谱的构图体系包括通用脸谱、专用脸谱和一角多谱等形式,色彩系统严格象征不同的性格和角色,如红色代表忠勇、黑色象征正直、白色揭示奸诈等。
三是,梧州粤剧脸谱的绘制技法采用“化笔”工艺,通过多色渐变呈现立体感,典型图案包括铡刀眉、太师眼等。
最后,梧州粤剧的表演风格古朴粗犷,既有热情如火、缠绵悱恻的特点,又有慷慨高歌、浅斟低唱的特点。其武打技巧源自南拳套路,实用简练,讲究硬桥实马,许多身段、造型、出手等来源于桂西南一带壮、汉两族人民共同喜爱的民间舞蹈、武技和造型。
梧州粤剧的传承与保护发展前景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持、文化活动、数字化保护以及教育普及等方面。
梧州作为岭南文化和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粤剧在这里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积淀。近年来,梧州市在粤剧的传承与保护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梧州市建立了粤剧保护与传承基地,位于梧州粤剧团旧址,这里不仅保留了传统剧目,还创作了新剧目,如《西江龙母》,这些举措使得梧州粤剧团在两广地区赢得了广泛赞誉。
为了进一步推动粤剧的传承与发展,梧州市采取了多项具体措施。例如,梧州市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组织了多次粤剧比赛和演出活动,如2024年梧州·粤港澳大湾区粤曲(折子戏)邀请赛,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本地观众,还扩大了梧州粤剧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此外,梧州市还实施了“粤剧进校园”活动,将粤剧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后文化活动,通过讲座、表演等形式,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喜爱粤剧。
责任编辑:Nina Chen